时常鞭策自己提升修养
00:00
时常鞭策自己提升修养,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中,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,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,同时也要保持对新事物的开放心态,勇于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。只有不断地积累和学习,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修养,增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,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发展。因此,时常鞭策自己提升修养,不仅是一种修炼品质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体现。
价值观是每个人人生价值取向的意识与标准。价值观在韦伯字典里的解释是:"内心认为值得或欲求的原则、标准或品质。”拉丁语的解释是:“价值观是力量的来源,因为它能赋予人力量去采取行动。”它是根深蒂固的标准,几乎影响一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-—道德判断、对他人的态度,以及对目标的投入。
而价值观的正确与否,则取决于个人的思想修养。我们很难想象—个推崇个人利益至上的人会为组织的发展捐献全部财产,同样,一个具有很高修养的人不可能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家的利益。 因为,有较高的觉悟和正确的价值观,人们才能不仅仅为个人利益行事,而且,能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待事情。因此,作为领导者想要取得成就,就必须从提升修养开始做起,这正是 〝其道足高,而名重于后世”的解读。
千古名箱《岳阳楼记》,深刻地表达了范仲淹“不以物喜,不以已悲”的阔大情怀和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政治抱负,也充分展现了作者崇高的人格和宽广的胸怀。
范仲淹通晓六经。很多学习儒家经典的人,都来向他请教,他捧着经书为人们讲解,从来不知疲倦。他还曾经用自己的俸禄购买饭食,供给前来 求学的各地游士,以致自己的孩子们衣履不整,出门时不得不轮流更换一件较好的衣衫,范仲淹对此却处之泰然。
他后来官至龙图阁大学士,虽然富贵起来,但没有宾客在场时,一餐仍不吃两种肉菜。妻子儿子的衣食,也是刚够吃用,然而,他喜欢将自己的钱财赠送给别人,在家乡还创置了 “义庄”,用来赡养和救济那些无依无靠的本宗族的人。他待人十分亲热敦厚,并乐于替人家办好事。当时,士大夫间注意品格修养和讲究节操的风尚,正是在范仲淹的倡导下开始形成的。
范仲淹为人正直,刚正不阿,对于个人的升迁去留或褒或贬从不计较。他与宰相吕夷简不和,又因他屡次上书,批评朝政,惹得皇帝不高兴而将其贬出京城,后又调任陕西路永兴军的知军州事。在新任上,他积极整顿军备,训练队伍,政变战略,当战则厮杀疆场,当和则加以安抚,不几年工夫就使西线边防稳定了下来。
他处理政事,最讲究忠厚二宇,所到之处,多有惠民的德政。邠州和庆州的百姓,与归附宋朝的羌族人民,都画了他的肖像,给他立生祠来纪念他。待到他逝世时,各地听到噩耗的人,都深深为之叹息。羌族首领数百人聚众举哀,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斋戒了三天才散去。后人在他的碑上铭刻“廉洁俭约,克己奉公,直言尽职,利泽生民”等语。
范仲淹胸怀天下,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,在古代士人中树起了一座范风之碑,开拓性地注释了“谋道不谋食,优道不优贫”。成功的境界取决于人生修养的高度。他的这种精神即使在今天看来,也是光辉崇高的,值得每一个人去继承和发扬。
子曰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。耕也,馁在其中矣:学也,禄在其中矣。君子忧道不忧贫。”意思是说:“君子谋求学道行道,不谋求衣食。去种地,会常常挨饿;去学习,可以获得棒禄。君子担心学不成道,不能行道,不担心贫穷。”
孔子这段话讲的是人生修养的境界问题。真正的君子不是担心衣食,不是担心物质利益,而是担忧自己能够修道成功。这段话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,孔子以此语寄予天下有识之士要时常鞭策着自己提升修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