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能征服人心的是道德
00:00
真正能征服人心的是道德
人心最终被征服的,便是道德。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,无数伟大的领袖和英雄们用各种手段去争取人民的支持,但唯有那些遵循道德准则的人才获得了真正的胜利。因为道德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规范和约束,它更代表了一种内心的自律和责任感,是人们行为准则的源泉。
真正的道德并不是那些由政府、宗教或其他权力机构所规定的条条框框,而是一种自然而然流淌于人类内心的基本信念。它包括对他人的尊重、对真理的追求、对公正的坚持、对善良和慈爱的追寻等等。只有在这些价值观的基础上,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。
当我们将这些价值观付诸实践时,它们就会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无论是在家庭、工作还是社交场合,遵循道德准则的人都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,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。这样,他们就能够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,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总之,道德是真正能征服人心的力量,它不仅代表了一种行为准则,更包含着一种内心的自律和责任感。只有遵循道德准则的人,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胜利,建立起一个和谐、稳定的社会。
武器可以杀死人,却不能征服人心。真正能征服人心的,不是武器,而是道德,即《素书》所言:“德足以怀远。” 良好的道德品质足以使人对你心悦诚服。道理能征服人,主要靠真理的力量;道德能征服人,主要靠人格的力量。人格和德行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,尽管不是道理,但往往胜于道理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德行是形象的道理,道理是抽象的德行。
弘一大师未出家前曾给学生讲解了他对“先器识而后文艺”的理解。在他看来,要首重人格修养,次重文艺学习,具体地说,要想做一个好的文艺家,必须先做一个好人。这是李叔同的文艺观,也是他的人生观。出家后的李叔同,也是先做一个好和尚,后研究佛法的。
有位青年脾气很暴躁,经常和别人打架,大家都不喜欢他。
有一天,青年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,碰巧听到一位禅师在说法。他听完后发誓痛改前非,于是,对禅师说:“师父,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、斗口角了,免得人见人烦,就算是別人朝我脸上吐口水,我也只是忍耐地擦去,默默地承受!”
禅师听了青年的话,说:“就让口水自己干了吧,何必擦掉呢?”
青年听后,有些惊讶,问禅师:“那怎么可能呢? 为什么要这样忍受呢?”
禅师说:“这没有什么不能忍受的,你就把它当作蚊虫之类的停在脸上,不值得与它计较。虽然,被吐了口水,但并不是什么侮辱,就微笑着接受吧!”
青年又问:“如果对方不是吐口水,而是用拳头打进来,那可怎么办呢?”
禅师回答:“这不一样吗?不要大在意!这只不过一拳而已。”
青年听了,认为禅师实在是岂有此理,终于忍耐不住了,举起举头,向禅师的头上打去,并问:“和尚,现在怎么办呢?”
禅师非常关切地说:“我的头硬得像石头,并没有什么感觉,但是,你的手大概打疼了吧?”
禅师告诉青年的是 “德”,“德” 不是空口的说教,而是实际的行动。正是如此,才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。
孟子说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这里的“人和” 便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所造就的。这种品德具有巨大的力量,使人心悦诚服,有时,甚至能不战而屈人之兵,不战而百国来朝。
战国时齐宣王想做霸主,便向孟子请教。孟子说他不讲霸道,只讲王道,希望齐宣王行仁政,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。并说,对于国君来说,是否这样做,只存在肯为不肯为的问题,不存在能做不能做的问题。
接着,孟子举了一个有名的例子,他说:“挟泰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:我不能。是诚不能也。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:我不能。是不为也,非不能地。故王之不王,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;王之不王,是折枝之类也。”
这段话的意思是说,把泰山夹在胳膊底下跳过北海,告诉人说:“这个我办不到。”这真是不能。替老年人折取树枝,告诉人说:“这个我办不到。”这是不肯做。不是不能做。大王您的不行仁政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底下跳过北海一类,而是属于替老年折取树枝一类。对于我们来说,是否做社会道德的实践者,也是一个肯为不肯为的问题,而不是能做不能做的问题。
对于一个国家尚且可以用道德的王道来加以征服,那么,对于个人而言则更是如此。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但能够使自己成就不凡的人生,而且,可以感化周围的人,使善的力量遍及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