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时候该雪中送炭
小超和张飞是大学同学。
毕业之后,他们就去了不同的城市,小超属于追求稳定的那种人,进了一个国企。这些年虽然赚的钱不多,但也算过得挺安稳
张飞是和他完全不同的性格,不但非常喜欢折腾,而且就上了两年班,然后一直在自己创业,可创业是没有那么容易的,他虽然也有一定的能力,但上次创业还是失败了。加上这次失败,在这几年当中,他已经是第三次失败了。
这个事儿,在很多同学当中都传开了,都劝他不要再继续创业了。
小超也非常不理解张飞,劝他早点放手,找个正当的工作才是正道。为这个事,他们闹了不少的矛盾,彼此都理解不了对方。
就在前几天,张飞找小超借一万块钱,说是应急一下。
像这种事情,以前也经常发生过,小超总是第一时间,就把钱转了过去,但这次他却犹豫了。他找到了公司里面,走到最近的一个同事,想问一下他的意见。
同事老邓是销售,一年有一半以上的销冠荣誉,都是由他获得的,听完小超的描述,然后对他说:在清朝晚期的时候,想安安稳稳做生意是非常困难的,胡雪岩也处于这样的复杂环境。
虽然平时最重要的手段,就是用银子铺路,和当时的官员进行结交。不过这个方法,不但钱财方面消耗极大,而且那些手中掌握权力的人,也总是收钱而不办事。后来胡雪岩就慢慢改变方式,不再把大袋的金钱花在这些高官上,而是拿去资助贫穷的学子读书考试。
当时的科举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,但只要能突出重围,捞到一官半职还是很容易的。
胡雪岩把账算得非常明白,把这些钱送给那些官员,也只是锦上添花,可能得不到实际的东西。但把这些钱资助给考生,却可以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,有这个情分在的话,以后出人头地了,自然不会忘记他这个恩人。
后来的事实也证明,这个方式确实非常有效果。
有很多通过科举出来的官员,都和胡雪岩有某些联系,后来他也被称为红页商人。听老邓说完,小超还是没想明白,就让他再解释一下。
老邓只好继续说:资助贫寒学生这个方式,后来在明代的时候,江南、福建、山西都特别的流行,在社会上混,金钱肯定是少不了的,但到底应该花在什么人的身上,却也非常有讲究。对于那些不差钱的人来说你给他再多的钱,也只是不痛不痒,不可能和你有太深的接触。
大多数人都喜欢锦上添花,可他们却忘了,雪中送炭才是最有效果的手段。但也不能向大海里撒盐,对谁都去雪中送炭,必须要对当事人进行全面的考察。自己认为合格之后,在他碰到难处的时候,就尽量帮一把,等今后发达了,自然不会忘记你的恩情。
对于你的同学张飞来说,也是如此。不要以金钱的数量来衡量,自己到底该不该借,而是要从他这个人的本身,来判断今后到底会不会有出息?如果你认为他是有潜力的人,那这点钱当做投资,是很正确的。如果你认为他不可能成事,那自然也没必要和他有太多的往来。
所以啊,真正决定要不要对某些人进行雪中送炭,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对方,而是你自己内心的判断。
不过我们也别忘了,雷中送炭,本来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,但就像投资一样,风险越大,回报自然也更加丰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