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三命通会 > 论五行“水”

论五行“水”

93afroot1周前 (09-09)三命通会22

00:00

水所喜的元素和情况:喜欢清洁、宽阔深远、相生、火的调剂、向下滋润、西北方位。


水所忌的元素和情况:忌讳空亡、泛滥、克害、木太多、气候寒冷、枯涸、死绝、焦燥等土的情况。


天向西北倾斜,亥是水流出的方位;地在东南下陷,辰是容纳水的地方。水逆流到申就会发出声音,所以水不往西流。水的性质是向下滋润,顺势就有包容的特性。顺着十二辰运行,这是顺。这样的人有度量,如果有吉神扶助,就是贵格。逆着运行就会有声音,逆着十二辰运行就是逆。符合格局的,主清贵有声誉。忌讳刑冲,否则就会横流,喜欢自死自绝的情况,这样就吉利。水要想不断绝源头,依靠金来生就能流得长远,水流泛滥的时候,依赖土的克制来筑堤防水。火均匀就有既济(水火相济)的美好,水土混合就有源头混浊的凶险。四季都忌讳火太多,火多水就会干渴。忌讳土太重,土重水就不流动。忌讳见到金死的情况,金死水就会被囚禁。忌讳见到木旺的情况,木旺水就会死。沈芝说:“水命动摇,大多主混浊泛滥,女人尤其忌讳这样。”《口诀》说:“阳水身弱贫穷,阴水身弱富贵。”

大海水命五行缺什么如何补救.png

生于春季的水:春季水的性情泛滥,再遇到水的扶助,必然有冲垮堤坝的趋势。如果土多,就没有泛滥的忧虑。喜欢金的生扶,但不适宜金太盛。希望有火来相济,但不要火太多。见到木就可以施展功用,没有土仍然担心水会散漫。


生于夏季的水:夏季的水执着于回归本源,这时正处于干涸的时候,希望有同类(比肩)。喜欢金来生助本体,忌讳火太旺而太热。木太盛会耗散盗取水的元气,土太盛会克制水的流动。


生于秋季的水:秋季水的母(金)旺水也旺,里面晶莹外面有光,得到金的帮助就能清澈,遇到土旺就嫌弃混浊。火多就财富多,但太过就不适宜了。木重妻子就荣耀,中和是有利的。重重见到水,就增加了泛滥的忧虑;层层遇到土,才得到清平的意味。


生于冬季的水:冬季水当令专权,遇到火就能增加温暖去除寒冷,见到土就形体隐藏归化为土。金多反而说是没有情义,木盛可以说是有情。土太过度,克制水使水死亡。水泛滥的时候,喜欢土作为堤坝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奥凡易学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93af.com/post/2403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论五行“水”” 的相关文章

推究造化的初始(第一部分)

推究造化的初始(第一部分)

《老子》中说:“‘无’,可以称作天地的开端;‘有’,可以称作万物的根源。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,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。”列御寇说:“有形的物体产生于无形之中,天地最初的时候有太易,有太初,有太始,有太素。太易的时候,还没有出现气。太初的时候,是气的开始。太始的时候,是形体的开始。”追溯到造化的开端...

推究造化的初始(第二部分)

推究造化的初始(第二部分)

无极和阴阳五行,所以能够混融而没有间隔,这就是所说的奇妙融合。无极是理,阴阳五行是气,从理的方面来说,太极就是没有具体形态的称呼。从气的方面来说,阴阳五行不二就是精的说法。凝是聚集的意思,气聚集就形成了形体。大概本性是主宰,而阴阳五行是经纬交错,又各自按照类别聚集凝聚而形成形体。阳性而刚健的形成男性...

论述五行生克

论述五行生克

五行相生相克,其道理很明显,十干、十二支、五运六气、岁月日时,都由此确立,相互作用。在天表现为气,即寒、暑、燥、湿、风;在地表现为形,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形与气相感而化生万物,这是造化生成的重要法则。推究其奇妙作用,可以说是无穷无尽。木主于东方,对应春天。木的意思是触动。阳气触动,从地下冒出来而生...

论述支干源流

论述支干源流

    天干就如同树木的树干,强劲而属阳;地支就如同树木的树枝,柔弱而属阴。从前盘古氏通晓天地之道,通达阴阳之变,创立天、地、人三才,首先以天地为君,天地分开之后,先有天而后有地,从此气化而产生了人。所以天皇氏一姓十三人,继承盘古氏进行治理,那时称为天灵淡泊,无为而治而风俗自然变...

论述支干源流二

论述支干源流二

《路史》中说:“伏羲命令潜龙氏占卜,于是迎日推策刚柔,建造甲子,用来确定年岁时节。配合天为干,配合地为支。干支相配类比,以纲维四象。所以情伪相互感应,而星辰得以顺遂。到黄帝命令大挠探求五行之情,考察天书三式,用十干、十二支衍生而成为六十。取纳音之声而定为纳音,即甲子乙丑海中金之类。风后解释它以发挥其...

论述十干名字的意义

论述十干名字的意义

    天气始于甲干,地气始于子支,这是圣人探究阴阳、重轻的作用,命名以彰显其品德,立号以表明其事,因此干甲相合然后成就纲纪。从远来说可以步于岁而统管六十年,从近来说可以推于日而明白十二时,岁运的盈虚,气令的早晚,万物的生死,由今验古,或许可以得知,不仅如此。如果考察其细微之处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