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三命通会 > 论十恶大败

论十恶大败

00:00

十恶,就如同律法中的人犯了十恶重罪,在所不赦。大败,就如同兵法中与敌人交战大败,无一生还,比喻极为凶险。六甲旬中,十个日值禄入空亡,比如甲辰、乙巳,甲以寅为禄,乙以卯为禄,甲辰旬以寅卯为空亡。壬申者,壬以亥为禄,甲子旬以亥为空亡。其余如丙申、丁亥、庚辰、戊戌、癸亥、辛巳、乙丑等日都与此类似。命中犯此煞的,应当以日上面见到的为准,其余情况不论。况且犯此煞的未必都凶,如果内有吉神相扶,贵气相辅,应当作吉论。

论十恶大败.png

《元白经》说:“十恶都来十个辰,逐年有煞用区分。”比如庚戌年见甲辰日,辛亥年见乙巳日,壬寅年见丙申日,癸巳年见丁亥日,甲辰年见戊戌日,乙未年见乙丑日,甲戌年见庚辰日,乙亥年见辛巳日,丙寅年见壬申日,丁巳年见癸亥日,大概是以年支干冲日支干,无禄为忌。其余情况都无妨。


《释教玄黄经》又以甲己年,戊辰月戊戌日、壬申月癸亥日、乙亥月丙申日、丙子月丁亥日;乙庚年,辛巳壬申日、甲戌月乙巳日;丙辛年,壬辰月辛巳日、戊戌月庚辰日、己亥月甲辰日;戊癸年,己未月己丑日;丁壬年无。如人命甲己年三月、七月、十月、十一月生,恰好遇到这四日,又分别甲子旬生恰好遇到壬申,甲辰旬生恰好遇到乙巳,在日上见到才是,这种说法尤其准确。


有四废日,春庚申,夏壬子,秋甲寅,冬丙午,三历会同。又增添辛酉,癸亥,乙卯,丁未。废,是囚死无用的意思,凡是命带此煞,做事不成,有始无终。


有天地转日,春乙卯、辛卯;夏丙午、戊午;秋辛酉、癸酉;冬壬子、丙子,乃是干支、纳音都专旺于四时的意思,凡是命值此日生于四季,再加上本命又到此旺成功不退,物过则损,主夭折。《玄微赋》说:“韩信被诛,只伤天地转煞”就是这个意思。比如颜子:己丑、辛未、丙午、戊子,夏天出生见到丙午,加上本命,又到此旺,虽然是亚圣,造化如太极,但到庚申年寿止。又有一命:丙戌、丁酉、辛酉、己未,秋天出生而遇辛酉,虽然本命是土,丑甲年、庚戌月寿止。大致造化最喜中和,太过、不及都不为吉。上面的四日乃是过遇死囚,称为不及;天地转日乃是过遇健旺,称为太过,都不是中和。如果柱中不及有生扶,太过有制抑,就不在此论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奥凡易学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93af.com/post/2591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论十恶大败” 的相关文章

推究造化的初始(第一部分)

推究造化的初始(第一部分)

《老子》中说:“‘无’,可以称作天地的开端;‘有’,可以称作万物的根源。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,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。”列御寇说:“有形的物体产生于无形之中,天地最初的时候有太易,有太初,有太始,有太素。太易的时候,还没有出现气。太初的时候,是气的开始。太始的时候,是形体的开始。”追溯到造化的开端...

推究造化的初始(第二部分)

推究造化的初始(第二部分)

无极和阴阳五行,所以能够混融而没有间隔,这就是所说的奇妙融合。无极是理,阴阳五行是气,从理的方面来说,太极就是没有具体形态的称呼。从气的方面来说,阴阳五行不二就是精的说法。凝是聚集的意思,气聚集就形成了形体。大概本性是主宰,而阴阳五行是经纬交错,又各自按照类别聚集凝聚而形成形体。阳性而刚健的形成男性...

论述五行的生成

论述五行的生成

   天空高远辽阔,六气回旋从而形成四季;大地深厚幽深,五行化生从而形成万物。可以说是无穷无尽而难以测度。圣人设立法则来推步,大概也不能逃脱其数。观察其确立数的原因,也都是出于自然。所以记载在经典中,相同而没有差异,推究以通达其机变,穷究以通晓其变化,都不离开数的范围。一是水,二...

论述五行生克

论述五行生克

五行相生相克,其道理很明显,十干、十二支、五运六气、岁月日时,都由此确立,相互作用。在天表现为气,即寒、暑、燥、湿、风;在地表现为形,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形与气相感而化生万物,这是造化生成的重要法则。推究其奇妙作用,可以说是无穷无尽。木主于东方,对应春天。木的意思是触动。阳气触动,从地下冒出来而生...

论述支干源流

论述支干源流

    天干就如同树木的树干,强劲而属阳;地支就如同树木的树枝,柔弱而属阴。从前盘古氏通晓天地之道,通达阴阳之变,创立天、地、人三才,首先以天地为君,天地分开之后,先有天而后有地,从此气化而产生了人。所以天皇氏一姓十三人,继承盘古氏进行治理,那时称为天灵淡泊,无为而治而风俗自然变...

论述十干名字的意义

论述十干名字的意义

    天气始于甲干,地气始于子支,这是圣人探究阴阳、重轻的作用,命名以彰显其品德,立号以表明其事,因此干甲相合然后成就纲纪。从远来说可以步于岁而统管六十年,从近来说可以推于日而明白十二时,岁运的盈虚,气令的早晚,万物的生死,由今验古,或许可以得知,不仅如此。如果考察其细微之处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