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天干阴阳生死之总论
00:00
论说:五行长生的道理,和万物是相同的。就像太阳刚升起的时候,光明就可以看到;到了中午在离宫的时候,光明更加显著。月亮刚升起的时候,像弯弯的蛾眉;到了满月,光明就变得圆满皎洁。像人的生命,从年少到壮年,从年老到死亡,这是常理。人刚出生的时候,只是婴儿的啼笑,到了壮年才能分辨出贤能还是愚笨,万物都是一样的。甲木生于亥,亥的时令属于水,甲木在其中,木在春天旺盛,到了寅是临官归禄,甲木得到垣位,到了午就死亡。丙火生于寅,寅的时令属于木,丙火在其中,火在夏天旺盛,到了巳是临官归禄,丙火得到垣位,到了酉就死亡。庚金生于巳,巳中有戊土,庚金在其中,金在秋天旺盛,到了申是临官归禄,庚金得到垣位,到了子就死亡。壬水生在申,申的时令属于金,壬水在其中,水在冬天旺盛,到了亥是临官归禄,壬水归垣,到了卯就死亡。戊土生于寅,寅中有火,戊土在其中生长。三阳的时候,土膏开始萌动,万物开始生发,这就是戊生于寅。土在四季都旺,火和土就像母子相生一样,所以戊跟随丙,临官归禄在巳;己跟随丁,临官归禄在午,戊土生于寅,己土生于酉,这就很明显了。如果认为戊生于申,己生于卯,那为什么不把壬戊归禄在亥,癸己归禄在子呢?后人胡乱写了《拟土歌》,其中有“戊己当绝在己怀”的句子,认为戊生于申,酉是沐浴,戌是冠带,阴阳间隔,荒谬错误得很厉害!
有人说:五行长生,有母亲然后才有孩子,孩子归母成孕的说法。只有土这一行分为本体和作用,它品德厚重承载万物。在中间不动的是土的本体;散布在四方,在四季各自旺盛的是土的作用。本体生于巳,是借助父母的禄位来使用;生于申,是继承父母的位置。所以水土生于申是阴阳家的说法;土生于巳是医家的说法。考查《五星书》,申是阴阳宫,所以水土都生于申,坤位,水土原本不相离,而土随水源的说法,也是有道理的。四行都只有一个长生之处,只有土既长生于寅又生于申,一个东西有两个长生之处。从坤艮土的方位来看,坤属于西南,土到这里就得到同类,所以说“利亨”。《壶中子》说:“坤的厚重,是积累土而成功。”土生于这里,就是这样。又说戊土生于寅,寄禄在巳,是跟随母亲得到家的意义。所以土没有固定的正位,滋生万物的方式多种多样,又有什么疑问呢?再考查周视作的《阴阳定论》说:“乙木生于午,癸水生于卯,辛金生于子,丁火生于酉,这是阳死阴生。”却不知道冬至就是子水旺的时候,春分就是乙木旺的时候,夏至就是丁火旺的时候,秋分就是辛金旺的时候,而坎离巽兑就是子午卯酉的正位。位是时间的固定所在,时间是位的奇妙运用,哪里有在死绝之地长生的呢?有人说:如果真的像所说的那样,那么乙木是怎么产生的呢?假如说在亥,亥中只有甲,甲木又是怎么产生的呢?假如说在卯,卯中只有乙。试着用火土金水的例子来分辨,说阴阳是相互统一的整体。孔子说:“太极生两仪。”周子说:“阳变阴合,从而产生了水火木金土。”朱子说:“万物各自具备一个太极。”这三句话都是五行的关键。根据“万物各自具备一个太极”的说法,那么木作为一种事物也具备一个太极就可以知道了。根据“太极生两仪”的说法,那么分出甲乙,甲是阳先运动,乙是阴后静止就可以知道了。根据“阳变阴合”的说法,那么甲是一变,乙是一合,然后才能生出木就可以知道了。不是说甲是一种木,乙又是另外一种木。甲乙相互依存成为一种木,那么甲本来就不必在卯位旺盛,而卯自然不能不为乙而在后面旺盛,乙也不必生于亥,而亥自然不能不为甲而在前面产生。推而广之,丙丁相互依存成为火,戊己相互依存成为土,庚辛相互依存成为金,壬癸相互依存成为水,难道不是很清楚了吗?朱子说:“阴气流行就成为阳,阳气凝聚就成为阴,并不是真的有两种东西相对。”蔡氏说:“东方寅卯是木,辰土生于亥;南方巳午是火,未土生于寅;西方申酉是金,戌土生于巳;北方亥子是水,丑土生于申。”又说:“金木水火土,各有一阴一阳。比如甲是木的阳,乙是木的阴。乙从物质方面来说,甲从气的方面来说,阴主收敛,凡是聚集成就的,是乙的作用;阳主开辟,凡是发散的,是甲的作用。”从这里也可以看出“甲不必主,乙不必生”的说法了。这些话足以破除前面说法的偏颇,而符合古人原本论述的十天干的意义。再考查《广录》:甲是木的干,乙是木的根;丙是火的宿,丁是火的光;戊是土的刚,己是土的柔;庚是金的质,辛是金的刃;壬是水的源,癸是水的流。这说明甲乙是同一种木而分阴阳,不是把死木和活木截然分开。既然同一种木都是同死同生,所以古人只有四大长生的说法。现在把阴阳分开为两种,所以有“阳死阴生,阳生阴死”的区别。考查陈抟的说法,甲木、乙草、丙火、丁灰、戊土、己砂、庚金、辛石、壬水、癸泉的说法,也是把它们分开为两种。如果不分开,那么官煞、食伤、印绶、枭神、劫败、比肩,为什么一个东西有两种名称,而吉凶祸福却大不相同呢?看命的人,应当以前面的说法为准。